作家苏童曾在采访中表示短期股票配资门户,他写这部小说像是一次极限体验,几乎是怀着一种破坏欲在写,要颠覆的东西太多了。
这部小说,指的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《米》。
苏童用冷峻的笔触,描绘了发生在民国时期的悲剧故事。
一位落魄青年在城市米店做伙计,饱受欺凌和漠视。
当他经历连接不断的阴谋和杀机,就顺势喂养了内心的仇恨与欲望,在仇恨里越陷越深。
有读者认为,《米》不是告诉人们人性有多恶,而是在讲述城市这个巨大的烟囱,怎么把人变成鬼。
有人心生怨恨自困牢笼;
有人精心谋划害人害己;
有人爱慕虚荣虚度一生。
他们的人生,看似命运安排,实则因果报应。
“起心动念皆是因,当下所受皆是果。”
因果循环定律,不是玄学,而是自然法则。
五龙是枫杨树村的村民,村里遭遇水灾,只能逃荒去城里谋生。
当他辗转几天到达城里时,腹部空得似乎要流出血来,他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。
饿极的他经过一家米店,见几个搬运工正在卸米。
他爬上板车,双手划拉着车上残留的米粒。
店家大女儿织云见他脸色不对,以为他有传染病,想赶他走。
五龙漠然地说:
“我没病,只是饿坏了,可以给我一碗冷饭吗?”
五龙与米店的渊源,就从织云递来的米饭开始。
几天后,他成了米店的伙计。
他原以为就此可以摆脱磨难,过上平和的生活。
然而,他这乡下来的穷小子,向来没有入米店一家人的眼。
五龙面对的,是无休止的压榨、欺辱和歧视,甚至吃多一碗饭都要被店家二女儿绮云当面甩脸色。
五龙知道自己寄人篱下,得看人脸色吃饭,只能把不满装在心底。
一天,米店冯老板忽然告诉五龙,要将女儿织云嫁给他。
五龙原本以为,自己终于要被幸运眷顾了。
可他怎么都没想到,这不过是冯老板以婚姻之名对自己的又一次利用罢了。
当后来意外得知真相后,五龙心里的新仇旧恨终于爆发。
他故意让冯老板气急攻心而亡,又借别人之手除掉曾侮辱过他的码头混混,设计炸毁名公馆;
没出几年,他通过威胁恐吓、收买等方式成为当地一霸;
以残酷的暴行获得了金钱、女人和地位。
在五龙眼里,自己能有今日的成就,全靠怨恨。
而人命呢?
如同蝼蚁,不足挂心。
然而,身份的转变并没有带给他真正的满足和安宁,反而让其变得更扭曲和残忍,最终在绝望和病痛中离世。
五龙的一生都受怨恨荼毒,以至于最后困死在由怨恨编制的牢笼里。
都说怨恨是心灵的毒药,催生报复的负面想法的同时,也会伤了自己。
一个被怨恨左右的人,只会作茧自缚,深陷其中不能自拔。
只有冲出束缚,卸下内心的石头,方能如破茧之蚕,羽化成蝶。
织云的父亲冯老板,是个精明的生意人。
五龙刚入城的那些天,几乎每天晚上都在他店门口露宿。
在连续三天早起看到五龙后,冯老板好奇地与五龙聊起天来。
巧的是,五龙恳求他留自己在店里当伙计。
“可我店里不缺人手,再说我没有余钱雇人了。”
“我不要工钱,只要有口饭吃,行吗?”
冯老板继续压榨:
“店里也没有多余的床铺了。”
“我可以睡在地上,就算站着睡都行。”
自此,冯老板获得了一个免费劳动力。
一段时间后,织云意外怀孕,可对方却因为她作风问题,不想承担责任。
一个未出嫁的姑娘怀孕,作为父亲的冯老板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事情已经无法挽回,他也不敢拿对方怎么样,毕竟,人家可是当地有名的心狠手辣的家伙。
几经苦思,一个恶毒的计划在他心里诞生。
冯老板让五龙娶织云,尽管他心里一百个不愿意。
当然,他留有后手。
婚礼后没多久,冯老板故意安排五龙外出,买通海匪在途中取其性命。
这样,织云就可以名正言顺生下孩子。
哪曾想因为付的钱不够,海匪只朝五龙的脚上开了一枪。
五龙平安归来后,冯老板的好日子也到了头。
他不幸中风了,躺在病榻的时间里,时常听见五龙与织云吵架,听见五龙骚扰二女儿绮云。
彼时的五龙,已然如一只挣脱牢笼的困兽,令人望而生畏。
更让冯老板愤恨的是,五龙最后还强迫绮云嫁给他,摇身成为米店的真正老板。
身心受的折磨,比身体的病痛更让他绝望。
冯老板的算计,最后落得一场空。
有人说:
“所有的算计与手段,都是给自己设的局。”
做人,算盘不能打得太响,算计越多,摔得越狠。
人的心中都有一杆无形的秤,称的是善是恶,全凭良心。
如若心存恶念,最终买单的还是自己,得不偿失。
做个厚道之人,毕竟,“精明不长久,厚道行万年”。
织云是米店的大小姐,也是瓦匠街引人注目的美人。
不过,她引人注目不是因为美貌,而是因为她的穿戴。
而她的穿戴,都是吕公馆的六爷送的。
六爷是当地码头兄弟会的头目,通过军火和大烟生意积累了大量财富。
织云十五岁时,去烟馆找父亲,父亲正与六爷聊天。
父亲让织云给六爷下跪请安,她两眼一瞪:
“干嘛给他跪?他是皇帝吗?我若下跪,六爷给我什么好处呢?”
六爷身边不乏女人,还没见过像织云这样胆大的女子,便问她想要什么?
织云不假思索地说:
“想要一件水貂皮大衣。”
第二天,六爷就派手下阿保给织云送去了梦寐以求的大衣。
事情如预想的那样发展,一段时间后,织云成了六爷的情人。
她穿着大衣招摇过市,享受别人对她投来羡慕眼光。
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,你以为幸运都暗中标好了价格。
织云发现自己怀孕,父亲带着她去六爷家讨个说法时,六爷却要织云自己说孩子的父亲是谁。
织云自己也说不清。
原来,织云在一次宴会上看六爷左拥右抱心生醋意,转身就和阿保勾搭在一起。
六爷可不想当冤大头。
十月怀胎,织云在米店顺利生产。
六爷得知织云生了个儿子,并且孩子很像自己时,带着一伙人直奔米店把孩子抱走了。
都说母凭子贵,织云没有这个福分。
在吕公馆里,受宠的是她的儿子,不是她。
每天,织云比仆人还忙碌,面对的是总也洗不完的衣服。
讽刺的是,相识因为衣服,最后独吞苦果,也是因为衣服。
人性有个弱点,抵不住诱惑,认为得不到的都是最好的。
人若任由欲望牵着鼻子走,最终就会迷失自己。
《皮囊》中有句话说:
“我们的生命本该多轻盈,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。”
贪幕身外之物带来的虚荣感,反而会深受其累。
稻盛和夫曾说:
“人的一生通常只有两个因素,一是命运,二是因果,而决定命运的必定是因果。”
你怎么对待命运,命运就以相同的方式回馈你。
正所谓,种牡丹花者得花,种蒺藜者得刺。
你种下什么,就会收获什么。
命运也是一样的,今是收获的果,皆是往日种下的因。
人生在世,谁也逃不过因果循环的掣肘。
积善,享余庆;积恶,遭灾殃。
往后余生,愿我们都能做个通透的人,不管生活如何对你,都不要失去善良的能力。
作者 | 百合弄墨
主播 | 佳音,十点读书签约主播。
图片 | 视觉中国,网络(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阳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